近年,3D打印及幹細胞技術可打印出軟骨和骨骼等組織,被視為醫學界的奇跡,但要打印出心臟等結構複雜的器官卻是一大難題。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學生OOI
Hon
Son決定向高難度挑戰,經過反覆研究,成功利用3D打印及幹細胞技術,更結合電子工程學的陣列結構,打印出一個可以承受心臟跳動的心臟肌肉支架,未來有望藉此複製出心肌組織取代受損部位,為病人帶來新希望。
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身體造組織和器官,是生物醫學工程界大力發展的方向。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學生OOI
Hon
Son的畢業作品選擇研究利用干細胞3D打印心臟組織,目標是進一步提升現有技術,日后醫生便可利用掃描技術,檢測受損部位形狀,再用3D打印和干細胞技術,复制出一樣的心臟組織,移植并取代受損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