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數據是近年科技界最炙手可熱的議題,不少機構希望能有效迅速地從大量未經整理的數據中,找出有用信息、從而轉化為商機。中文大學看準海量數據的潜力,1年多前成立全港首間海量數據決策分析研究中心,希望能為健康、物流及環境等研究領域帶來嶄新的方向。鑑於本港處理數據的相關人才不足,中大已開設新課程培育有關人才。被問到海量數據會否帶來私隱問題,發言人強調中心透過正確渠道取得資料,希望將來會有新科技保護個人私隱。
中文大學在2013年開設,全港學界首間專門研究海量數據的科研機構——中大何鴻燊海量數據決策分析研究中心,至今有約20個研究項目在進行,涉及範疇主要包括健康、物流及環境等。中心最近更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舉辦工作坊,討論網上學習帶來的新機遇。研究中心主任蒙美玲(右)表示,大數據會儲存一切數據,透過搜尋重點詞彙去收集有用資料,與以往只儲存相關數據有所不同,適用於各行各業。
交通數據、社會網路、網上活動,各個範疇都有超乎常人所能處理及分析的數據量,這都和大數據(Big Data)有關。香港中文大學於2013年成立學界首間海量數據決策分析研究中心,至今已展開十多個研究項目,透過分析並擷取有用的資訊,應用在醫療及物流等領域上,中心未來將致力研究電子學習,協助教育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於2013年中成立全港學界首間海量數據(Big Data)決策分析研究中心,至今約有20個研究項目進行中,從大量數據中分析並擷取有用資訊,應用到醫療、環境和網上學習等領域上,研究為政策提供參考,如中心早前與醫管局合作,追蹤5年來1.5萬名病人的血壓數據及分別使用兩種藥物情况,從而看出療效分別。
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通訊》刊載由中文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研發一種創新的液流電池陰極材料,能大幅提高陰極的容積量,成為現今全球文獻記錄中最高的鋰液流電池能量密度之一;更可提升電池的生命周期及效率,從而增強能源儲存技術的效益。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Faculty of Engineer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