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oggle navigation
About
Dean's Message
Faculty Mission
Facts and Figures
Advisory Board
Departments
Education
Academic Programmes
Diverse Learning Experience
Academic Advising
Academic Honesty
Admissions
Welcome Message
Undergraduate
Postgraduate
People
Deanery
Faculty Members
Faculty Committees
Alumni Associations
Support Staff
Research
Research Units
Research Grants
Research Excellence
CUHK InnoHK Centres
Technology Transfer
Research Initiatives
Recent Research Breakthroughs
News
News and Update
Events
Publication
Media Release
Media Coverage
Awards
Gallery
Engineering
Today
For
Tomorrow
News
News and Update
Publication
CUEngineering Newsletter
Brochur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nual Awards Presentation
ENGAGE Newsletter
Events
Media Release
Media Coverage
Expert View
Awards
Gallery
Album
Video
Media Coverage
2018-06-12
香港人工智慧專家黃錦輝:冀更多港青加入科研
Media: China News Service
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黃錦輝近日在港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更多香港青年投身於創科行業研究,以提升香港在人工智慧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人工智慧學會(CAAI)智庫於今年5月在北京落地,設立“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知識工程”、“機器人”等六大專業方向智庫。黃錦輝作為“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組別專家,入選61位首批智庫專家名單,也是該名單中唯一一位香港土生土長的學者。
2018-06-07
中大金融科技課程 培育開發AI專才
Media: Sing Tao Daily
政府大力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中文大學開辦全港首個四年制金融科技學士學位課程。中大金融科技專業應用教授王澤基期望,學生同時掌握工程、數學、金融及媒體分析等跨學科能力,掌握開發金融科技AI系統的技術。有就讀學生指,實習時留意到業界對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殷切。
2018-05-29
讓機械人更懂聊天 AI工程師專精突圍
Media: Ming Pao Daily News
Hugo任職的初創公司Kami在2015年成立,主力研發自然語言生成(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NLG),這技術其中一個應用層面,就是一個更高階聰明的聊天機械人(chatbot)。
2018-05-29
教授意見:本港料缺5000 AI專才
Media: Ming Pao Daily News
AI早在1950年代已出現,為何今天才成為熱潮?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兼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圖)教授解釋,背後推動力源自業界、政府、商界,「美國是全球IT行業重心,當地許多公司均引入AI,加上AlphaGo後,業界開始覺得AI有用
2018-05-23
中大研發智能系統 監察山泥傾瀉
Media: Sing Tao Daily
踏入雨季,山泥傾瀉事故頻生。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副教授鄭進雄(見圖中),與團隊研發智能山泥傾瀉監察系統,設置不同感應器,可偵測碎石、樹枝撞擊、水位升高等不尋常情況,並以遙控鏡頭拍攝實時影像,通報控制中心人員,及早判斷山坡狀況。
2018-05-23
智能系統監察山泥傾瀉
Media: Oriental Daily News
雨季來臨,易觸發山泥傾瀉。中大系統工程及工程管理學系聯同土木工程拓展署研發智能山泥傾瀉監察系統,分別在深井及瑪麗醫院旁的山坡泥石壩測試,並擬七月在嘉道理農場的山坡模擬山泥傾瀉,準確測試功效。 研究團隊採用輕巧零件組成感應器,每套成本僅數千元,同時降低系統耗電量,電池可持續使用約三年,並增設太陽能板提供電源,令系統可在正常存量下能十五天無間斷運作。
2018-05-19
中大研網絡編碼技術 強化傳輸效率配合智慧燈柱發展
Media: Unwire
《施政報告》提出引入「多功能智慧燈柱」作為本港智慧城市發展藍圖的重點項目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日前發表工程學院團隊研發的分批稀疏編碼 (BATS code) 技術,該技術經過編碼和解碼程序,能夠增加網絡容量和解決無線通訊過程中數據丟失的難題,大幅提升網絡的傳輸速率,有助物聯網、霧運算等新科技發展,同時亦能為智慧燈柱的部署提供支援。
2018-05-17
中大新招編碼 數據不再甩漏
Media: Wen Wei Po
智慧城市涉及高效的資訊網絡系統,當中的數據傳輸可靠性、速度以及基站安裝成本,被視為成功的關鍵。 中文大學研發的「分批稀疏編碼(BATS code)」技術,透過簡化編碼和解碼程序,以發送信息的「憑據」(evidence)代替發送整個信息,並由接收器收到「憑據」後重組還原,大大提升網絡傳輸速率逾五成半,亦可讓數據流失減少近三成,令網絡通訊更有效率和安全。團隊並正申請將BATS code納入國際通訊的編碼標準,爭取成為新世代通訊的基礎。
2018-05-17
中大新編碼技術 實時傳送影片不起格
Media: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燈是現代化城市最常見的基建設施,被視為各地發展智慧城市的首要改裝目標。有中大學者花7年時間研發新技術,名為「分批稀疏編碼(BATS code)」,稱與傳統線型網絡比較,可提升56%的傳輸速率,減少29%的整體數據流失,如應用於智慧燈柱上,有望實時傳送影片但不「起格」,料可用於監測人流及車流。
2018-05-17
中大研新網絡編碼 數據流失率大減
Media: Sing Tao Daily
要發揮智慧燈柱和第五代流動通訊(5G)的效能,數據傳送的速度和可靠性,扮演重要角色。中文大學團隊研發新的網絡編碼技術,減少數據運送途中的流失與損耗,測試證明比傳統方法快至少五成,數據流失率亦減少近三成。負責的教授楊偉豪指,未來半年將在中大校園設立試點,提供更優質的數據傳送服務,亦用作交通監察及人流統計。
Pages
« first
‹ previous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
next ›
last »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Faculty of Engineer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