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是科研界的大勢所趨,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創新科技中心昨舉辦「機智過人」科技論壇,逾五百名來自不同界別的科技領袖、大專院校的研究學者及政府代表出席。中大校長段崇智認為,香港近年積極推動創新科技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值得深思。
逾500人,包括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昨出席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創新科技中心昨天舉辦的“機智過人”科技論壇。論壇圍繞AI在電腦世界、機械手術、醫療復康治療及疾病預防、影像及多媒體、金融科技等議題作分享,場內亦展出中大AI的創新研發。
網路編碼可通過降低存儲硬體需求,減少資料存儲系統修復時間。中文大學網絡編碼研究所早前與北京思特奇信息技術簽署協議,把中大在網絡編碼相關的研究成果,應用於思特奇的移動計費數據中心,作為雲端存儲的核心技術,是研究所首次與內地科技企業簽署合作協議。
香港中文大學網絡編碼研究所上月與北京思特奇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將中大在網絡編碼相關的研究成果,應用於思特奇的移動計費數據中心,作為雲端存儲的核心技術。
為了將大學的研究成果應用至社會,中大網絡編碼研究所上月首次與內地科技企業簽署合作協議,開拓轉移研究成果的機會,將中大在網絡編碼相關的研究成果,供業界實際應用。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處長何國強認為,是次協議符合中大的使命,扶持創新、孕育初創企業和知識轉移,促進人類發展。
「我當年就估到,香港已經普及iPhone的現在,將是內地的未來;如今,內地移動支付的現在,將是全世界的未來」,內地移動支付迅速普及,加入首批移動互聯網創業團隊、在北京創立移動交易科技公司「錢方好近」的「八十後」港青李英豪,帶領團隊反哺本港市場,他接受本報專訪,細說當年隻身北上的創業故事及未來發展規劃,並直言本港支付方式「痛點不足」,移動支付不可能發展太快。
擁有全球最多用戶、每月近20億人使用的美國社交媒體公司Facebook(fb)近日宣布,將於未來一年增聘3000人,主要負責監察社交網絡內容,特別是針對色情及暴力的錄像。在新政策下,fb會主動删除所有不良資訊的內容,並採取對應措施。
「大數據」已成為當今炙手可熱的資訊科技,商務、醫療、社交、教育、政務等領域紛紛廣泛採用「大數據」技術去深入分析相關的網絡資訊,提升應用系統的智能及效率。舉例而言,「智慧城市」是《二○一七年《施政報告》》的重點發展之一,香港資訊科技總監楊德斌指出,多個國際先進城市如紐約和巴塞隆納的「智慧城市」規劃都不約而同地圍繞六大範疇而設,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市民」、「智慧政府」、「智慧環境」及「智慧經濟」。
由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研製、以人工智能(AI)驅動的自然語言系統「屈臣」(Watson) 於2011 年美國電視問答遊戲節目《危險邊緣》中壓倒人類勝出比賽。賽後IBM 更把「屈臣」AI 算法投入智能商務應用。另外,谷歌公司(Google)利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算法所研製的「阿法狗」(AlphaGo)AI圍棋專家系統於2016年3月以4比1大勝南韓九段圍棋高手李世石。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已於11月16至18日在浙江烏鎮市舉行。多位星級互聯網企業家應大會邀請在開幕禮發言,包括阿里巴巴馬雲、百度李彥宏等。他們不約而同地都認為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智能互聯網時代。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及大數據是這個新時代的關鍵技術,亦是全球資訊科技研發的主流方向,目標是機器(互聯網)代人。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Faculty of Engineer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